厚重的企业产能和贸易资源,使温州成为一个能够让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的土地。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688.1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0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温州物流货运市场潜力大,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温州,不仅可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还可拓展税收增收渠道。
温州市物流市场需求旺盛
在温州“温州物流货运市场”项目奠基现场,李锦仪望着这片尚待开发的土地,项目蓝图上的影像在眼前显得清晰可见:出口监管仓、国际货物集装箱堆场、公海铁运中转平台……作为“无水港”项目投资商负责人的他信心十足,“温州企业对温州物流货运的需求是刚性和旺盛的,这些配套设施完成,不愁没有生意。”
同样处于温甬台高速铁路温州站辐射区域内,早在两三年前,不少温州物流货运企业便陆续在离内坑不远的磁灶镇大功山工业区落户。“将来‘公铁联运’起码可以让温州物流货运效率提高1—2倍,内坑、磁灶、官桥三镇是全国外墙砖主产区,保证了企业的生意。”温州四方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总说,速度和市场让很多同行选择来到这里。
只是在温州一隅,就有这么多温州物流货运企业蜂拥而至,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其实,仅仅是纸面上的数据,就已经让温州物流货运企业对温州心动不已。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688.13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业等五大传统产业共完成产值3156.82亿元。在数以千亿计的工业产值面前,难怪庄国荣和同行们常说:“光满足本地企业的物流需求,就让我们应接不暇了。”
需求持续旺盛的同时,温州物流货运企业的生意也越跑越红火。2009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834万吨,比上年增长0.4%,货物周转量618.75亿吨公里,增长9.5%。“生意好不好,看看跑多少”,温州盛辉物流集团温州公司总经理林克泉说,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但用来解答“温州物流货运企业为什么乐意入驻温州”这个问题,则显得恰当易懂。
“量体裁衣”改变传统物流
“运输、仓储向来是泉州物流业的强项,而信息沟通和全程物流综合服务,温州物流货运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还不到需求的一成。”温州师范学院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庄文韬指着手上的调研图表分析说。在走访过国内多个温州物流货运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后,庄文韬认为,在差异化服务、服务平台提升和拓展市场等方面,温州物流货运业还要做很多努力。
在宁波,物流业正甩开“传统”二字,“第四方物流平台”成为当地物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拓展业务,信息化渗入企业运营环节,提高运营效率,已建信息化系统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正在改变。
67个物流园区、2000多名物流师、超过8000家的物流企业,支撑苏州跻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在苏州,随着制造业企业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现代物流业早已跳出了早先仓储、运输的小圈子,更多地向“量体裁衣”加工配送等方面延伸服务。
杭州目前已经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物流市场格局。有数据显示,该市商品购进总额和销售总额分别达到3500亿元和3800亿元左右,其中从杭州市以外地区购进和进口的数额达到1871.8亿元,占购进总额的54.3%。
高起点缩短现代物流差距
同样面临企业个性化物流需求,同样瞄准了第四方物流平台,同样有着丰富的贸易量,差距背后是很强的可塑性,泉州物流业正通过高起点推动现代物流业生根发芽。
华侨大学电子商务系教授洪国彬认为,信息是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各个物流企业推广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物流配送模式,便可以提升各类市场物流功能;国际知名航空公司、船运公司、跨国采购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这些拥有全球经营网络的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分拨以及国际转口贸易,将逐步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物流网络体系。
当我们浏览上半年现代温州物流货运业在温州的发展状况时,能够看到:温州“温州物流货运市场”奠基,温州瑞安也在申报建设“物流货运市场”;温州中外运石湖海关监管堆场揭牌,后渚港外贸集装箱业务迁至石湖港区,那里开始步入“大船时代”;美旗城在鞋博会后开始大规模招商,温州物流货运市场现代物流产业基地也正在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实体。